不专注啊

不专注啊

2020年9月5日 4 作者 老王

最近发现自己很不专注。工作还好,但一回到家,想自己弄点东西的时候老是被其他想法给中断掉,比如遇到问题去查个东西的时候,看到别人的博客,然后就跑进去看看,然后逛了半天才想起,“哦,我的答案还没找到呢”;或者做着做着事情,想起有东西没买,然后就跑去逛淘宝了,买东西可真花时间,一不小心几十分钟没了,因为自己要去各种对比。这样下来发现一晚上没做到啥事情,又该睡觉了。
今年还说看三十本书呢,定目标都不想想切不切实际的。到现在《社会心理学》那边书也才看了100页,捂脸。
一晚做不了啥事的原因一是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了,二是自己懒惰了,变得更喜欢去接受那些不需要思考的东西。
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了,为什么会这样?总结下来有几个原因吧:
一是空闲时间本来就不多,再也没有大学时候那么多自由的时间了,所以真还挺怀念大学的日子,天天跑到教室里看书,啥都不用管,从早看到晚,饿了就去食堂吃饭,困了就趴着睡一会儿,晚上保安大叔来关灯的时候听他扯点把子;
二是平时下班回家脑袋基本都是昏昏沉沉的,工作用脑太多了,回来啥都不想干,就想躺下睡觉;
三是手机在不知不觉中占据掉自己的时间,比如买东西吧(我觉得最花时间了)、有时回来看下视频吧(就是无脑刷,看着其实也没啥快乐感,说到这里,既然我感觉不到快乐,那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拿着手机刷呢?会不会是因为心理惯性和记忆偏差的原因:因为我昨天看了视频,那么我昨天做这件事肯定是因为看视频开心,所以我今天看视频应该也会开心。但事实上,这种开心可能真的仅仅是自己回想出来的。)。
当然自己懒惰了,这才是导致自己一晚上做不了什么事的主要原因。主要就是因为懒惰,而不是碎片化。《社会心理学》书里说,人会为自己之前做的任何事情进行解释,怎么解释呢?对社会上普遍人为好的事情,我们会朝着自己本身愿意做这件事的方向解释,而不是外部原因导致的。比如说这次考了一百分,那是因为自己这段时间努力学习了,而不是学的知识更加容易了。但是在解释不好的事情的时候,我们会更多地把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,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家里人逼着结婚,然后自己和一个不是特别喜欢的人接了,假设后来离婚了,那时去解释当初自己为什么和她(他)结婚的时候,自己会更多地倾向于是由于家里人的逼迫,而不是自己做的决定。那么,回到我的问题,客观来说主要原因就是变懒惰了,而不是“时间被碎片化”了这种外部环境的原因(虽然我自己也试图将“时间被碎片化”了当成主要原因)。
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?
懒惰的问题只能去强迫自己,强迫到将不懒惰成为习惯。人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嘛。
至于时间碎片化的问题,买东西的话在周末找个时间集中购买,时刻提醒自己少刷视频吧,提醒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。
说归说,重要的还是要知行合一。说了什么不重要,关键看怎么做的。
试着调整一下吧。
(ps:可能还有个原因,一天老是想着yangyang去了,捂脸。)